2025年11月12日下午,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发展中心B108暖意融融、气氛热烈。由上海市军休中心与上海退役军人学院联合主办的“银青共话”活动暨习近平强军思想宣讲团专题培训在此圆满举行。活动以“传承红色基因共话强军使命”为主线,邀请军休干部与学院本研退役大学生士兵携手登台,通过四组精心筹备、形式多样的宣讲节目搭建代际对话桥梁。活动尾声同步开展的学院人生导师沙龙活动交流环节,更让银龄智慧与青春力量深度交融,为青年学子成长注入强劲动能。
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围绕实现建军百年目标,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之际,本次活动既是上海市军休系统“银龄力量”赋能青年成长的生动实践,也是上海退役军人学院深化思政教育、强化国防育人的重要举措。活动伊始,原武警上海总队副政委、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客座教授张长东介绍了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,对前来参与活动的银发崇戎国防教育联盟成员、退役大学生士兵们表示热烈欢迎。张长东在致辞中提到,军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,他们的军旅生涯与奋斗故事,是鲜活的“强军教材”;退役大学生士兵则是连接军营与校园的“桥梁纽带”,兼具军人本色与学子活力。此次“银青共话”以合作展演为载体,旨在推动两代“戎行者”共学强军思想、共忆峥嵘岁月、共话使命担当,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。

随后,四组银青合作节目依次登场,将活动推向高潮。第一组由浦东军休“红润”宣讲团团长吴建斌与学院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联袂呈现,以“百年变局下的初心力量”为主题,通过情景讲述与史料分享,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守初心、勇担使命的奋斗历程;第二组聚焦“纠错网络质疑传承烈士精神”,曾参与对越作战的军休干部孙大明结合亲身经历,与退役大学生共同剖析自媒体时代信息纷杂的现状,倡导以理性思维辨别历史真相、以敬畏之心守护英雄事迹,现场响起阵阵共鸣掌声;第三组以“先辈之志我辈当承”为核心,杨浦军休“众鑫有话老兵跟党走”宣讲团副团长刘金亮与现场学生的激情互动,成功再现了革命先辈舍生取义的壮志豪情,号召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强军伟业;第四组“大国长剑青春誓言”则由奉贤军休“红星育苗”宣讲团团长高文山带领退役大学生士兵庄严宣誓,铿锵有力的誓言既彰显了军休干部“退伍不褪色”的赤诚,也传递出青年一代“强国有我”的担当。
节目展演结束后,原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、现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、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张黎明对此次示范行动做出点评。他表示,本次 “银青共话” 活动是国防教育与红色传承的创新典范,四组节目各有侧重、层层递进,既见历史厚度,更有青春温度。军休干部是红色基因的“活载体”,青年学子是强军兴邦的“生力军”,这种“银青携手”的模式,让红色传承有了双向互动的生命力。张黎明强调,活动不仅让强军思想入脑入心,更搭建了代际对话的桥梁,既让军休干部的宝贵经验得以传承,也让青年的青春活力为红色文化注入新动能,为新时代国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样本。
点评环节结束后,现场举行了上海师范大学退役军人学院“国防导师”聘任仪式。为将军休干部的忠诚担当与宝贵经验系统传承,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,学院特别聘请张黎明、张培忠、赵平、刘金亮、吴建斌、张明、程虹7位军休干部担任 “国防导师”。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管理处张唯岚处长、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管委会施家仓副主任上台,为7位军休干部颁发聘书。现场学子用热烈掌声,向新任 “国防导师” 致以诚挚敬意。

活动尾声,上海退役军人学院“人生导师系列活动”温情启幕。军休干部们与学院青年学子围坐一堂,开启“零距离”交流。现场氛围轻松而热烈,学子们认真聆听、积极提问,不少学生表示“这是一堂生动的‘人生课’,让我们对‘责任’‘担当’有了更具体的认识”。







